安全问题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凯发app官网
安全问题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馆长
问:博物馆安全既是专业范围内的话题,也是公众和媒体非常关注的话题。博物馆安全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哪些方面?
陈履生:博物馆的安全问题属于“老生常谈”,一代又一代的博物馆人都面对着博物馆的安全问题。当然博物馆的安全问题和一般建筑的安全问题不太一样,因为它牵涉到比这个建筑本身更为重要的文物的安全问题。所以,安全问题在各个博物馆中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管理者都不会疏忽。当然在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过程当中,即使像大英博物馆这样的老牌博物馆,也难免会发生一些安全问题。
所以,各个博物馆都建立了相应的安保制度,安全责任的锁定通常是由馆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的副馆长为主要责任人。在此基础上会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可是,为什么还会发生像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那样严重的事故,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也是一直层出不穷。对于巴西国家博物馆这样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博物馆来说,它遭遇的灭顶性的灾难和教训十分惨痛,我相信全世界所有博物馆应该引以为戒。
博物馆的安全隐患也是多种多样,有人员的疏忽,有电气设备的老化,有安全措施的不到位,有安全设备的损坏,等等,千变万化,防不胜防。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的发生,对于任何博物馆来说都是沉重的代价。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博物馆安保制度、安保措施以及安保能力,在全世界博物馆中应该是做得比较好的。因为我们各级政府、各级管理者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层层下压,落实责任。而且一般来说,我们的博物馆都属于新馆,只有二三十年历史,还没到电气设备老化的周期;而且在新馆的建设中,对于监控、消防通道、库房安全门等设计都有专门的要求。所以,国内博物馆发生文物的丢失、火灾以及其他的自然灾害事故等,相对来说比较少。
对于消防的问题、安全的问题,没有哪一家博物馆有意疏忽。当然,每个事故的发生,最终都能找到安防的漏洞。比方说,电路是否得到及时巡查?监控是否被遮挡?逃生通道门是否通畅?对于这种变化中的不确定性,博物馆如何在日常事务中把安全隐患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问:近些年“文博热”持续,博物馆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博物馆通常是封闭的空间,其安全问题关涉文物,也必然涉及人员的安全,对此怎么看?
陈履生:博物馆的安全实际上分两个方面:一是与博物馆建筑关联的整体的安全问题,包括观众的人身安全问题;二是文物的安全问题,包括搬运、展陈、修复的安全。
博物馆空间牵涉到安全的很多方面,我们要尽量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空间,配备比较好的设施,包括残疾人轮椅、通道等,保证参观者的便利。
博物馆公众安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多年前,我带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团队参加美国博物馆学会年会,其中成员有国博的医务室主任,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带医生参会,结果这位主任以其专业知识在会上做了一个发言,获得了几乎所有与会者包括博物馆专家的好评。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期间,就遇到过观众突发疾病的情况。因为馆内空气不是太流通,或者温湿度等不适应,容易引起个别观众身体的不适,比如诱发心肌梗死。怎么处理,怎么急救?对于博物馆来说,要做到有备无患,工作人员至少要有相关知识,懂得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
安全问题往往发生在公共空间内,尤其是现在大型博物馆人满为患,一年接待几十万、上百万的观众,即使一个很小的博物馆,每年观众也几千、几万人。观众在博物馆空间范围之内发生任何意外,馆方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博物馆准备了急救包、创可贴、常用药物等,我想这很有必要,但要注意法律责任。
任何一个博物馆发生火灾,即使是地方的博物馆,社会影响也很大,因为在公众心目中,博物馆是“高大上”的文化场所。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上爆料国外某家博物馆发生了偷盗的事件,某家博物馆发生了环保人士涂鸦的事件,这些新闻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包括中国人在内看到之后很气愤,也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博物馆之中?
有一点值得安慰的是,我们迄今为止没有看到国内博物馆中发生过人为的破坏事件。但没有发生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还有,观众里面可能有一些精神不太正常的人,他们的破坏力巨大,而且不承担法律责任,这些人的防护问题也都属于博物馆的安全事项。
问:虽然安全监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人防还是第一位的。如何有效地利用高新科技支撑、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陈履生:现在很多博物馆用了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包括新的监控方式,可是被保护的文物本身可能价值不是很高,为此却投入大量资金。我认为安全设备和措施,恰当为好。
在博物馆安全问题上,一些人对新技术过分迷信,这也是中国博物馆界需要正视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技术,但新的技术背后是昂贵的代价。我认为所有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声光电系统等都要为公众负责,是否需要这个设备,需要哪种规格的设备,使用效果如何,可以多做调研,再决定是否采用。我经常在一些博物馆看到,在开馆几个月或半年之后,声光电系统就出了问题,灭火的灭火,哑巴的哑巴,而当初建设的成本却是高昂的。
对于新科技、新设备,我们不能“叶公好龙”。新开设的馆或老馆升级改造,有一笔专项资金,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效果还不错。一段时间后,软件需要升级,新技术层出不穷,它还没发挥出作用,很快又变得落后。事实上,博物馆可能原本就不需要这么复杂的新设备。我认为博物馆最重要的“设备”、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我们对安全问题的责任心。
问:中小型博物馆岗位有限,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压实责任?
陈履生:文物安全是博物馆馆藏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保管部、典藏部全员去学习,这是日常工作中基础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清楚文物安全的基本知识。
客观来说,我们的博物馆层级比较多,有国家级、省市级、地县级的,还有村镇级的,并不是说每个馆都有那么多的专业人员。我想对于县一级的博物馆,文物安全应该是全员的,因为人员编制有限,不可能分工那么细。这一类博物馆可能没有健全的保管部,安全责任压实到每个人身上,则是必要的。
对于博物馆来说,日常的巡视非常重要。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博物馆,实际上观众量并不是很多,而在展厅中很长时间碰不到一个巡视人员,他可能在某个角落玩手机或聊天,这就是工作责任心的问题。
中小型博物馆要重视开展全员安全教育,每人都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突发事件要处乱不惊,能够冷静地处置。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像火灾、水灾在很多地区是大患,而博物馆事关文物安全的问题。建筑本身的坚固程度、防震性能,包括立面瓷砖是否牢固,需要专业人士来检查。一些库房建在地下,夏季防水、防雨的问题都得考虑到。新馆的墙壁防水层没问题,15年、20年后防水层老化,就会出现渗水的问题,引起纸质文物的霉变,竹木器的受潮变形,带来品质上的损坏,这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问:展陈空间的安全问题是博物馆整体安全工作中的关键所在,在展陈设计方面如何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陈履生:博物馆不能是当下计、眼前计,而是要有百年大计,是一项传之久远的公共事业,必须为纳税人着想,向纳税人负责。我们的博物馆不断在更新,尤其是展陈的频繁换代,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这反映了我们对于博物馆的认识出现了问题。
不仅要重视库房的安全,展陈中的隐患有些是明显可见的。从安全的角度去着想,博物馆在展陈空间设计上尽量是宽敞的,“一眼能见底”,不便于公众出行安全的因素则要避免,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的隐患。
文物的安放方式恰当与否,亟须引起重视。前两年美国一所博物馆发生了借展中国文物的损坏事件,在展出的过程当中出现损毁,馆方无法推卸责任。面对一些博物馆目前展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曾经多次写文章指出,对展陈工作应当提出一些安全的基本要求,比如在什么情形下可以“平地起高台”。一般来说,高台上面展示的是重要文物。我们看到展厅中好好的一块平地,为了某种并不高级的形式堆起了高台,这种形式也是展陈同质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文物放在上面不安全,人员走在上面也不安全,这是目前国内博物馆中比较多见的,有明显的安全隐患问题。
再如,在重要文物展柜上面往往会悬挂一个跟文物完全没有关联的罩子。这个罩子有没有必要,不能只看它的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看它与文物安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罩子新的当然没问题,10年后会怎样,为何吊挂罩子给文物增加风险?类似的文物安放问题,我认为要从展陈的标准、规范层面上来杜绝安全的隐患。我曾经指出过某些博物馆在展览空间的分割上出现了死角,这个死角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为了某种需要设计一种形式,结果出现了死角,如果有孩子或有其他目的的人躲藏在那里,下班后是发现不了的,同样也是安全隐患。
问:近年来,文博机构安全意识增强,采用了升级的安防系统。与此同时,如碑刻文物加玻璃罩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赏体验。在让文物活起来和文物安全的关系上如何做好平衡?
陈履生:一些碑刻至今已有上千年,还能保存到现在,虽然现在有空气质量的问题,可能会加速它的风化,但并不是说用玻璃罩就能减缓风化,可能罩在里面问题更严重。我在某地碑林参观,过去说是没有玻璃的,虽然光线暗了一点,还能看得清楚,但后来有玻璃罩后就什么都看不清了。特别是有的碑刻在玻璃罩之外,又盖了亭子,破坏了其原始风貌,观众会误以为这通碑原来上面就有亭子。
某些专业人员对于文物的安全和保护,文物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观众的需求和观赏体验等认识不足,重保护,轻展示。文物保护和新的技术手段的使用,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看见文物,欣赏文物背后的文明之美。
造亭子不难,但要把亭子拆了,却是很难的事;加玻璃罩也不难,可是要把它拿掉,就有点费劲了。所以我呼吁,对于碑刻文物手下留情,尽量不要去加玻璃罩。特别是一些户外的不可移动文物,有其与文物相关联的原始的空间、原始的风貌,一加玻璃罩和亭子,这种人为的干预效果适得其反,文物原始的风貌,原始的空间和感觉就完全丧失了。我认为,不能只重视保护文物的主体,而忽视了保护文物所处的环境。文物所处的环境和文物主体一样都是极其重要的,观众希望看到文物原本的整体面貌。
采写 | 续鸿明(图文来源于“文物天地月刊”,侵删)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