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文物管理所深入新化乡开展文物“四普”工作-凯发app官网

时间:2024-09-30 09:19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凯发app官网

新平县文物管理所深入新化乡开展文物“四普”工作

日前,新平县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前往新化乡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新化狮子大门”和“新化城隍庙大门”两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调查复核,旨在深入了解两处文物的保存现状,对照核实“三普”文物数据,建立“四普”文物档案,科学完善文物存档内容,为后续保护研究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在新化乡新化村民小组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土木结构建筑——狮子大门。这座建筑坐北朝南,瓦顶覆盖,显得古朴而庄重。据普查人员介绍,狮子大门因门旁两侧各立有一只石狮子而得名,这对石狮子宽28厘米,高58厘米,形态栩栩如生,为大门增添了几分威严与神秘。大门本身也极具特色,高3.65米、宽4.2米、进深4米,门头上的大梁、垫梁等雕刻精致,艺术精湛,风格独特。更令人瞩目的是,门头上还悬挂着两块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匾额,分别是“进士”匾额和“硕德长年”匾额,匾额象征着那个时代的荣誉,更是历史的见证。

普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狮子大门的整体结构、建筑材料、雕刻艺术以及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与考量。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现代影像技术、绘图、文字描述等多种方式,力求将这座古建筑的全貌真实地记录并呈现在世人面前。随后,普查人员前往新化城隍庙大门。这座大门占地25平方米,采用硬山顶穿斗式结构,高5.2米,宽4.8米,同样展现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大梁、抬梁、斗拱等部位的雕刻精致细腻,两扇大门上的迎客松、美人蕉彩画更是栩栩如生,为这座古老的庙宇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据史料记载,新化城隍庙始建明弘治五年(1493年)改土设州时,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城隍庙的主体建筑已经消失,目前仅剩下这座大门作为历史的见证。

普查现场,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城隍庙大门的保存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记录与评估。他们表示,虽然城隍庙的主体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这座大门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随着新平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普查队员已深入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开展普查核实、调研踏勘等工作。新化作为新平境内最早的行政管辖机构所在地,古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称为他郎甸。元代设马龙他郎甸长官司,明代改为新化州,成为直隶州。新化古州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还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随着新平县“四普”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古州文化遗存,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来源:新平县文物管理所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凯发app官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