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古城”如何聚人气?-凯发app官网
资料图(中国经济网 刘江/摄)
近期,某地的古城项目备受外界关注。媒体披露这一项目投入总金额约25亿元,今年上半年仅2300人购票,日均购票人数不足20人。事实上,这个古城项目并非个案,近些年一些地方的“人造古城”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游客“不感冒”的原因很好理解。水泥浇筑的地基,搭配木质外壳的仿古建筑,随处可见的鱿鱼串、烤肠、臭豆腐,吹着“想你的风”,喝着打上地名的竹筒奶茶……要特色没特色,要创新没创新,要文化没文化,还有多少人愿意体验一回“全国古镇连锁”呢?
把责任推给“古”字,不合理,不少人很有兴趣想在古城追寻一下“诗与远方”;把锅甩给“人造”,也未必合适,“人造古城”在国内也有打造得比较成功的案例。巨资打造的古城门可罗雀,还要从自身上找原因。说白了,就是没有找准定位——打着古城的旗号,却只会“复制加粘贴”,忽视了培育自己的特点,最终沦为了“四不像”。
真金白银的学费不能白交,媒体的报道也给想要“上马”古城项目的地方提了个醒。古城同质化的风气,该变一变了。“造古城”想要成为一门好生意,并不容易。一方面要考虑此地是否具备改造潜质,古文化是否保存完整。另一方面,古城开发的过程中,也要提前策划满足游客需求的项目,完善各种配套设施,能与周边旅游景区联动,等等。
遇到发展瓶颈的“人造古城”要想办法自救。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到,“优化完善盘活方式,根据项目情况分类采取盘活措施,用好各类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如今,这些古城要找准定位,重新出发,也会有迎来转机的可能。
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打造一个既保留文化底蕴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古城,还有不少的路要走。(中国经济网 年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冰与火的较量,古城该何去何从?
古城“复制粘贴”焉能长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