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府志里的邢台传统祠庙文化-凯发app官网

时间:2024-12-22 08:22 发布于:传统频道编辑:a001  来源:凯发app官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就不用说了,一旦打起了仗,朝不保夕,其他什么事都得让位,都得靠边上站。

祀是祭祀。在没有了战事的和平年代,总要有一些事能把所有人都凝聚起来,这便是对神祇、对祖宗、对值得尊敬的人,以集体意识和固化形式表达出来的感恩、缅怀与祈求。相对于日常生活的鸡零狗碎,相较于暗黑下的蝇营狗苟,祭祀的确称得上大事。

但祭祀的规格是有不同的,如同现实里的人,有身份、地位、影响力的差异,祭祀的人或神也有重要程度上的差别。

明清时代的顺德府,辖县有邢台、沙河、南和、平乡、唐山、巨鹿、广宗、任县、内丘。一府九县的祠庙,龙王庙、关帝庙、城隍庙、马神庙等属于标配,基本上府县都有。还有一些是各县特色,如邢台县有张果老庙、沙河县有九龙庙,内丘县有郭巨庙等,别的县则没有。都有的,特有的,加起来不下三百座。

就像曾经的地方国营企业,有市属企业,也有县属企业。邢州一府九县的祠庙,其中有十三座为市属,归顺德府直接管理,包括社稷坛、先农坛、郡历坛、城隍庙、雷公庙、关帝庙、旂纛庙、刘太保庙、三贤祠、八蜡祠、李沧溟祠、归震川祠、孙公祠。这十三座祠庙,除了供奉的神明外,魏征、宋璟、刘秉忠是邢州籍大人物,李攀龙、归有光是在顺德府工作过的历史文化名人,孙锦则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知府,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层级比较高。

除了市属十三座祠庙,其他祠庙为各县所属。但其中又有一些比较特殊,称“本县修理”,大致意思是由各县管理,但顺德府拨付一定的经费,包括“祭银”。清乾隆版《顺德府志》卷之四“赋役”列出了一个清单:

龙亭银四两五钱

文庙银一百五十两

文庙崇圣名宦乡贤二祭银四百二十两

关帝庙三祭银三百六十两

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城隍等神春秋二祭银三百一十两

宋丞相祠春秋二祭银四两

尧山尧王庙春秋二祭银一十两

三文贞公一祭银二两五钱

豫让祠二祭银一两二钱

崔庄敏公祠二祭银三两二钱

赫山九龙庙一祭银二两五钱

经费最多的,一个是文庙,一个是关帝庙。文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每年春秋两季,府县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学童入学和青年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邢台的文庙曾经“伟壮而严焉”,现在也是冀中南各设区市唯一留存于市区的文庙。遗憾的是,文庙后来被作为政府的办公场所,再后来被移建到达活泉公园里,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历史厚重感。

关帝庙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信仰之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邢台的武庙,即关帝庙,早已毁于战乱,如今只留下了一条“武庙街”,还是在任泽区。

文庙和关帝庙,一个祭祀“文圣人”,一个祭祀“武圣人”,其崇高地位和影响力不言而喻。然后是唐山县尧王庙,帝尧是仁德之君的典范,世代敬仰,祭祀规格自然也不会低多少。

其他基本就是碎银几两了。稍高点的有沙河县宋丞相祠、广宗县崔庄敏公祠,祭祀唐代名相宋璟、明代尚书崔恭,这两位都是具有全国影响的的本地杰出人士,需要适当提高标准。而最少的邢台县豫让祠,才给一两二钱,按现在的购买力,还不到二百块,属于象征性的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一个是天地信仰,一个是祖先信仰,作为祭祀场所的祠庙,从一开始就承载着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不应简单归入封建迷信的行列。毕竟现在也有不同规格、规模、规程的纪念活动,道理是一样的——但是,若论心诚,却未必能比得上古人,论花费更不是古人那几两碎银可以比拟。


凯发app官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