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网约车“除臭”不能止步于平台拉黑-凯发app官网
进入冬季以来,不少乘客反映,乘坐网约车时打到“臭车”的概率越来越高了。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引发热议。网友反映冬季网约车内异味严重。23日深夜,滴滴出行发布公告对此致歉。滴滴表示,平台正开展“异味车”治理专项,包括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并进行培训,以及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等,以争取改善乘客的用车体验。(12月25日 央广网)
网友们口中的“臭车”主要指车内有明显异味甚至臭味的网约车或出租车。打车遇到“臭车”后,轻则头晕脑胀、恶心反胃,严重了会导致一路晕车,极大影响了乘客的乘车体验。
时值冬季,司机为了保持车内温暖,减少了开窗透气的次数。与此同时,车辆的内饰材料会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持续散发气味。一些乘客的不文明用车行为也会加剧这一问题,例如携带一些散发浓烈气味的食物在车内食用等,都会导致异味难以消散。而更多人认为,网约车之所以成为“臭车”,是因为大多数司机的卫生习惯不佳,同时司机长时间在车内接触异味,可能已对其耐受。
然而,越来越多的“臭车”实则正是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司机生存压力大的真实写照。在一辆辆“臭车”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一个个吃、住、睡都在车里的司机,应该看到部分“卫生习惯不佳”的司机背后隐藏的窘境。
现如今的大多数网约车司机都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让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负担。他们困在车里,也被困在系统里。平台高昂的抽成使得司机的劳动付出与收入所得不成比例,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选择大幅压缩他们的可支配时间,以维持生计,难以腾出时间保持车内的清新空气。
目前,“滴滴出行”已出手治理这些“臭车”。这不仅是对广大乘客呼声的回应,也展现了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与努力。但网约车实现彻底“除臭”之路远不能止步于“一键拉黑”。无论是对司机进行服务培训学习,还是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看似能够解决问题,实则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降低平台抽成势在必行。合理的平台抽成能够让司机有更多的收入盈余,从而让更多的司机意识到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车辆卫生,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另外,平台也可以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例如为司机设置简易洗车点和休息区,让司机能够在短暂休息的同时快速清理车内卫生。
此次“臭车”事件不只是一场舆论风波,也应当是网约车司机意识到服务缺位的契机,是我们思考网约车行业生态的契机。平台在为广大乘客负责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司机的尊重与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让司机更好地提升乘客体验,才能实现网约车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 标签: